2024-12-01 16:06:04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未知
2025年國家公務員《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科目結束了,考生對一些奇葩的題目一定記憶深刻,小編就來整理下那些奇葩的題目。
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作為行測科目中比較奇葩的模塊,歷來是各位小伙伴頭疼的存在,尤其是邏輯填空題。不知道各位,答得如何呀?
但目前行測筆試已經(jīng)塵埃落定,無論歡喜還是憂傷,每年國考行測的言語模塊總會有些題目讓考生眉頭緊皺。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2025年國考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有哪些“奇葩”題目值得回味,一起來看一下吧!
(考生回憶)【例1】相較于地球,月球上氦-3儲量極為豐富。氦-3來源于太陽內(nèi)部核聚變,以高能粒子形式通過太陽風向宇宙擴散。月球沒有大氣層,其磁場不足地球的千分之一,使得太陽風能夠直射月球表面并將氦-3注入月壤層。同時,月表溫度在月夜最低可達﹣180℃,極地永久陰影區(qū)甚至可達﹣250℃。極低溫環(huán)境有效促進了氦-3被月壤層吸附,阻止其向太空逃逸,并在月表不斷富集。據(jù)估算,全月氦-3換算儲量高達110萬噸,可作為清潔核原料供地球使用約1萬年。
這段文字能夠解釋下列哪一問題?
A.月球上的氦-3儲量是如何換算的
B.為何太陽風能將氦-3注入月壤層
C.低溫如何促進氦-3被月壤層吸附
D.如何開采月球上豐富的氦-3資源
【入選理由】本題奇葩之處在于它的問法,“這段文字能夠解釋下列哪一問題”,這種提問方式令很多小伙伴不知所措,無法辨別題型,但實際上萬變不離其宗,只要仔細分析,還是能將此題歸類。既然問我們能夠解釋哪一問題,那么就可以歸類到細節(jié)理解題中,且為選是題。按照此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即選項和原文一一對比。B項符合文意,對應“月球沒有大氣層,其磁場不足地球的千分之一”。A項“如何換算的”、C項“如何促進”及D項“如何開采”文中未提及。三個選項屬于無中生有,
(考生回憶)【例2】從本質(zhì)上看,量子雷達成像的原理與傳統(tǒng)雷達一致,都是對電磁場攜帶信息的提取,但二者獲取物體信息的物理機制不同。傳統(tǒng)成像技術建立在電磁場的確定性理論模型之上,利用電磁場的一階關聯(lián)信息,通過記錄輻射場的光強或相位分布獲取物體的圖像信息;而量子成像技術則建立在電磁場的量子統(tǒng)計不確定性理論之上,利用了電磁場的高階關聯(lián)信息,通過輻射場分布的強度、相位的空間統(tǒng)計特性獲得物體圖像信息,因而量子雷達可以獲得超越傳統(tǒng)雷達系統(tǒng)衍射極限的成像分辨能力。
這段文字無法解釋下列哪一問題?
A.量子成像技術是如何獲得物體圖像信息的
B.傳統(tǒng)成像技術與電磁場的確定性理論模型有何關系
C.量子雷達與傳統(tǒng)雷達的發(fā)射信息載體有何不同
D.量子雷達成像分辨能力為何可以超越傳統(tǒng)雷達
【入選理由】本題奇葩之處在于它的問法,“這段文字無法解釋下列哪一問題”,這種提問方式令很多小伙伴不知所措,無法辨別題型,但實際上萬變不離其宗,只要仔細分析,還是能將此題歸類。既然問我們無法解釋哪一問題,那么就可以歸類到細節(jié)理解題中。按照此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即選項和原文一一對比。但是此題需要注意,問法中要選“無法解釋”,即此題為選非題。A項、B項和D項在原文均能找到對應,選非題,均排除。C項無中生有,文中僅提及量子雷達和傳統(tǒng)雷達獲取物體信息的物理機制不同,對于兩者發(fā)射信息載體是否不同未提及,無法解釋量子雷達與傳統(tǒng)雷達的發(fā)射信息載體有何不同這一問題,本題為選非題,C項當選。
國考有問題咨詢老師
相關內(nèi)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