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3 17:54:56 公務員考試網 http://whispersoftheforest.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兩高”司法解釋:網絡名人更需遵守網絡秩序
近年來,互聯(lián)網的興起極大地拓展了人們的信息空間和言論范圍,與此同時,也滋生了一些以互聯(lián)網為工具的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行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罪與非罪、量化標準、行為手段與危害結果等進行了明確界定,解決了實踐中存在的法律適用不夠明確的問題。這同時也是一次很好的法制教育,讓人們認識到網絡也是公共場所,守法依規(guī),權利保障才能更加充分。
在信息化發(fā)展突飛猛進的當下,刑法中對利用互聯(lián)網實施的誹謗等犯罪缺少具體并可操作的規(guī)定,但并不意味著在互聯(lián)網上就可以肆意捏造事實,惡意誹謗他人。這既不符合法律精神,也有悖于人們的常識,更有害于公序良俗。事實上,發(fā)生在各地的多起案例已經告訴我們,如果互聯(lián)網不受法律管轄,所有人都可能成為謠言和誹謗的受害者。
不受限制的自由會導致怎樣的結果?規(guī)則缺失之下的無序,表面上看人人都能隨心所欲地發(fā)表言論,但結果是良好的公共秩序受到挑戰(zhàn)甚至破壞!鞍l(fā)言的自由”不是“造謠的自由”,任何國家都不會允許誹謗他人的“言論自由”。那些批評司法解釋“侵害公民言論自由”的人,抹殺了“自由”和“無序”的區(qū)別。司法解釋的公布,正是為公民依法在網上抵御不良言論的侵害筑起了堤壩。
還有人將司法解釋第二條的規(guī)定理解為“轉發(fā)超500就要被抓”,這是對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誤讀。首先,除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行為之外,刑法中規(guī)定的誹謗罪是自訴罪,只有被誹謗人親自向人民法院控告的才能受理,否則司法機關不能主動受理。其次,誹謗罪是故意犯罪,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轉發(fā)有關信息,不能以誹謗罪處理。而司法解釋列舉的適用公訴程序的7種情形,更是從操作層面防止了執(zhí)法權的濫用,有助于消除實踐中執(zhí)法不規(guī)范的行為,是對公民合法權利的保護而非抑制。
在打擊網絡誹謗等犯罪的同時,司法解釋也注重保護公民的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作為“最后手段”的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同樣強調對公民言論自由的保護。比如,司法解釋對保護“網絡反腐”、“微博反腐”作出了明確肯定,強調只要不是“故意”、“明知”的,就不應追究刑事責任,這些表述傳遞了維護公民言論自由、保護公民合法權利的堅決態(tài)度。任何以打擊網絡謠言為借口,拒絕輿論監(jiān)督、打壓網絡舉報的行為,都是錯誤的,與法治的精神背道而馳。
早在200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作出了關于維護互聯(lián)網安全的決定,明確指出利用互聯(lián)網實施誹謗、敲詐勒索等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司法解釋的出臺,為統(tǒng)一法律適用作出了努力,也是明確互聯(lián)網言論規(guī)則,讓公民的表達權得到更充分保障的重要舉措。
《 人民日報 》( 2013年09月12日 04 版)
↓↓↓↓2019年省公務員考試相關產品推薦↓↓↓↓ | |||
2019省考面授課程 課程進入 |
2019省考在線課程 課程進入 |
2019省考備考用書 優(yōu)惠進入 |
2019省考免費資料 領取進入 |
相關內容推薦:
上一篇:簡政放權邁出新步伐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