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

您當前位置:公務員考試網 > 時事評論 > 公有制、國有制是否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研

公有制、國有制是否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研究

2013-10-28 11:42:20 公務員考試網 http://whispersoftheforest.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公有制、國有制是否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研究 ——駁公有制、國有制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論” (中共遼寧丹東市委黨校 教傳福)  1、講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并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商品生產和流通特性的研究所得出的科學結論。  馬克思在他的《資本論》第一卷中就指出:“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是極不相同的生產方式都具有的現(xiàn)象。盡管它們在范圍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①在《資本論》第三卷中馬克思更為明確地指出:“作為商品進入流通的產品,不論是在什么生產方式上生產出來的,不論是在原始共同體的基礎上,還是在奴隸生產的基礎上,還是在小農和小市民的生產基礎上,還是在資本主義的基礎上生產出來的,都不會改變自己作為商品的性質,作為商品,它們都要經歷交換過程和隨之發(fā)生的形態(tài)變化”。②從馬克思的研究和論述中我們可以得知,商品生產并不選擇所有制。另外,從馬克思關于“社會不同分工的存在”和“產品的不同所有權的存在”,乃是商品存在和交換存在的必然結論來看,也得不出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因為在社會主義公有制下依然存在著生產的社會分工。公有制下不同勞動社會分工所生產出的不同勞動量的不同勞動產品相交換,也必須通過“單位產品的價值核算”而必然地通過商品價值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通過市場交換的形式進行流通,這一點自然不必多論。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我們承認不承認在社會主義的公有制下,特別是社會主義的國有制下,也依然客觀地存在著公有制內部由于勞動社會分工不同而必然產生的“不同企業(yè)法人的不同資產責任所有權”及“不同責任勞動產品所有權”。這種與生產和勞動的社會分工責任相聯(lián)系的“不同責任所有與占有”,無論從國家各級政府法人的角度看,還是從各個不同的具體國有企業(yè)的角度看,都是一個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亦即“國家組織統(tǒng)一所有”中的各級政府法人的不同的“分級所有與占有權”,以及“國家組織統(tǒng)一所有”中“不同國有企業(yè)法人”的“相對獨立所有與占有權”(即“責任所有權”),這是一個客觀事實。這正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中的全民所有制(即“國家所有制”)的所有權與占有權的復雜性和特殊性之所在!@里我們必須特別明確,所謂社會主義國有企業(yè)(公有企業(yè))自身的“法人財產權”,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它的本質就是一種“責任所有權”。深刻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yè)自身的“法人財產權”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本質,就是一種“責任所有權”,對于我們深刻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本質,認識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新型的商品市場經濟”的存在的客觀理由和發(fā)展的新規(guī)律,具有及其偉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刻的歷史意義!一些經濟學家提出,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所有者主體單一”(即他們所說的“只有國家一個所有者主體”),行不成交換。這恰恰說明我們這些經濟學家的思維還是有些過于簡單化。即他們只看到了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的“國家統(tǒng)一所有”、“全民統(tǒng)一所有”這一個總的方面或大的方面,而忽視了“由于社會分工的存在或不同”而必然存在的公有制各個不同企業(yè)的具體下的“責任管理所有權”和“責任勞動產品所有權”存在的這一客觀事實。 ——————————————①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33頁下文注。② 《馬恩全集》第25卷第363頁。社會主義公有制或國有制下的“不同的政府法人”或“不同的企業(yè)法人”的“不同責任所有權”的存在,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正是這種社會主義公有制下“不同的責任所有權”和“不同的責任勞動產品所有權”的客觀存在,才是社會主義商品市場經濟存在和發(fā)展的必然的客觀基礎! ≌_的理論,科學的理論,必須是能夠正確地說明現(xiàn)實,解釋現(xiàn)實,符合現(xiàn)實。而不從客觀實際出發(fā)的主觀主義或唯心主義的理論,脫離客觀現(xiàn)實的理論,是不能夠令人誠服的。  2、講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也更與客觀的歷史和現(xiàn)實不符! 。1)過去我們在清一色的公有制下曾多次人為地想“消滅商品”、“消滅市場”,但卻始終未能成功,反而受到其規(guī)律的懲罰,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笪覀兊乃袊泄衅髽I(yè)在本質上哪一天不是實際在從事著商品生產呢?我們的國有和公有商業(yè)企業(yè)部門在本質上又哪一天不是在從事著商品的購銷活動和商品流通呢?我們社會生活的主體又哪一天離開了商品生產和商品貨幣交換呢?(2)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公有、國有企業(yè)參與國內、國際市場競爭成功的大量實例,大量的客觀事實,就更加證明了國有制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的認識和結論的非正確性和缺乏客觀的事實依據!慈绻f公有制、國有制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的立論成立,那么,“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所取得的成功和華西村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yè)群”于2012年所創(chuàng)造的500億產值,以及“中國現(xiàn)在已有一大批的國有企業(yè)進入了世界500強”,那不就都成了“絕對不可解釋、不可思議”的“天下第一大謬誤”了嗎??(更多的實例還用再列舉嗎?)  講國有企業(yè)、公有企業(yè)也必須改變過去單純計劃經濟觀念,也必須按照商品市場經濟的規(guī)律或客觀要求來規(guī)范自己的企業(yè)行為,這并不等于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 ∷械钠髽I(yè),無論是公有企業(yè),私有企業(yè),還是股份制企業(yè),都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規(guī)律和客觀要求來規(guī)范自己的企業(yè)行為。否則,都會毫無例外的被淘汰出局。這一點對公有企業(yè)、私有企業(yè)和股份制企業(yè)都是平等的。怎么就能單單地說公有制、國有制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呢?其用心和目的又是何在呢?  3、講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這并不是“正確的鄧小平理論”的聲音,也更不是我們黨中央的正確聲音。說得嚴重點,這乃是一種公然同鄧小平理論和黨中央“唱對臺戲”的“錯誤的”或“反動的”聲音! ≡噯,鄧小平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什么場合講過,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  鄧小平在1979年11月26日就講過:“說市場經濟只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我們是計劃經濟為主,也結合市場經濟。但這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雖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間的關系,當然也有同集體所有制之間的關系,也有同外國資本主義的關系。但是歸根到底是社會主義的,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雹伲ㄟ@里鄧小平共講了三個方面的關系。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不同點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要是“全民所有制之間的關系”,“當然也有同集體所有制之間的關系”。“也有同外國資本主義的關系”。難道鄧小平所講的這前兩個方面的關系,不正是闡明了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是可以與商品市場經濟“相容”嗎?  我們再試問,黨中央、國務院有哪位領導人,并在哪個文件中、哪個場合講過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黨中央及有關領導人一再講的和強調的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① 《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236頁。本質區(qū)別就在于,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并沒有任何一位中央領導人和任何一個中央文件中講過,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與商品市場經濟“天然不相容”!  所以,“天然不相容論”,決不是鄧小平理論和黨中央的正確聲音。我們的思想理論界,我們的各級宣傳部門,我們的地方各級黨組織和政府,是應該和黨中央、鄧小平理論保持一致,還是應該和“天然不相容論”保持一致?這恐怕也不是一個不應該很好思考的問題。但更根本的原則還是“天然不相容論”到底是不是真正符合歷史和現(xiàn)實的社會客觀實際!  4、“天然不相容論”對我國的國有企業(yè)和公有企業(yè)改革的危害之大,卻決不可以小視,決不可以低估!  簡而言之,可以概括為五句話:令人憤慨,令人痛心,令人思考,令人嘆息,令人悲哀!  ——客觀地講,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發(fā)展的實踐雖然也60多年了,但它相對于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發(fā)展和管理發(fā)展的實踐比,尤其是同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發(fā)展歷史比,不僅實踐歷史遠遠短得多,而且理論研究、理論思考、理論準備也更是極為不足。這就不可能不給那些極力鼓吹私有化,和片面崇尚西方私有化市場經濟的所謂著名改革理論家和經濟學家們的“反公有制宣傳”、“否定公有制實踐之宣傳”以可乘之機!  ——理論上的不清醒、不堅定,即理論上的“猶疑”和“困惑”,就必然釀成實踐上的偏差。這一點,我們全黨從上到下,都有責任。(2013年10月27日)

↓↓↓↓2019年省公務員考試相關產品推薦↓↓↓↓
2019省考面授課程
課程進入
2019省考在線課程
課程進入
2019省考備考用書
優(yōu)惠進入
2019省考免費資料
領取進入

相關內容推薦

圖書

華圖教育:huatuv
想考上公務員的人都關注了我們!
立即關注

10萬+
閱讀量
150w+
粉絲
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