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7 16:06:36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http://whispersoftheforest.com/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提起腐敗,人們多會論及貪污受賄、賣官鬻爵等,這自是切理。但當下腐敗現(xiàn)象呈多元化態(tài)勢,罔顧民聲也是一種腐敗。它可以從二維角度視之:罔顧民聲是腐敗分子的一個表征,或言之,某些領導干部是從罔顧民聲開始,濫用職權,滑入腐敗的泥淖。
為論述這一觀點,不妨以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yè)為例證——
在擔任南京市長期間,季建業(yè)獨斷專行,罔顧民聲,大有“一霸天下”之氣勢。謂予不信,試舉一二:他動用3.8億元整治市內(nèi)主要道路,相關開支未經(jīng)市人大批準;他斥資183億元力推的雨污分流項目,從一開始就遭到民眾質(zhì)疑;他三年多投資逾2000億元大興南京城建,曾受到人大代表“炮轟”;他下令砍伐南京主城區(qū)許多老梧桐,引起市民強烈不滿,還為此發(fā)起過“拯救南京梧桐樹”的萬人聲援活動;等等。這些質(zhì)疑和反對之聲,季建業(yè)都是置若罔聞,他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直至“雙規(guī)”落馬。
在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中,民聲須臾不可或缺,執(zhí)政黨亟需傾聽之,因為它是民意的訴求,民生的輿情。罔顧民聲,在一定意義上說,便是蔑視民意、輕視民生。一個城市,需要怎么改造?哪些是社會發(fā)展的“短板”?如何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最有發(fā)言權的是民眾。退一步說,當年季建業(yè)力主項目的初衷是為了“改善民生”,那也理應是在廣泛聽取民眾意見建議后才能決策,一旦群眾有質(zhì)疑或否定意見,尤其是遭到人大代表“炮轟”,你得放下身段,到群眾中去切實了解實情、聽取真話,倘若民眾一時不理解也有作解釋的必要,切不可視民眾為草芥,視民聲為“耳邊風”。罔顧民聲的官員,從根本上說,他不可能是以民生為先、以民意為重的“社會公仆”。
每位“社會公仆”都必然會直面一個現(xiàn)代民主的問題,即:權力從哪里來?如何運用手中的權力?而且,它不止是一個“應然”的論域,更是一個“實然”的考量。從“權為民所賦”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一個完整的政治倫理,其邏輯起點便是真心實意地聽取民聲,從而最大限度地了解民意、最大努力地關注民生。諸如季建業(yè)罔顧民聲的作派,完全是把權力看做是個人隨心所欲的工具,旨在實現(xiàn)炫耀自己政績的“形象工程”而已。
權力是社會最寶貴的稀缺資源。馬克思曾從國家的起源和發(fā)展來考察,認為:“權力是從社會產(chǎn)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的一種力量,一旦與人民大眾相分離,便會造成國家公職人員由社會公仆變成社會主人”。季建業(yè)的所作所為顯然“與人民大眾相分離”,他儼然以“社會主人”的架勢專橫跋扈,頤指氣使,權力的異化,在季建業(yè)身上可以找到諸多的標本試樣。
現(xiàn)今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力反“四風”,其一就是反對官僚主義。官僚主義的最為明顯的特征是:高高在上,做官當老爺。“高高在上”,是難以聽到民聲的;“做官當老爺”,是對民聲不屑一顧的,在官僚主義者眼里,群眾就是“群氓”、就是“蟻民”,民聲就是“噪音”、就是“鴉聒”。眼下,黨風有了明顯的改進,“群眾意見就是整改的方向”、“群眾支持是執(zhí)政的基礎”、“民生訴求是第一位工作”,這些主流話語都傳遞了同一個政治息碼:民主就得以“民”為“主”,由“民”作“主”,罔顧民聲這一腐敗現(xiàn)象將不斷鏟除。
相關內(nèi)容推薦:
上一篇:張藝謀"超生"與假舅子
下一篇:公務接待不準假"公"濟私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