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圖教育2023-12-09 11:16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內(nèi)蒙古考察時強調(diào),“要大興務實之風,抓好調(diào)查研究,在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批注1】引用名言。“察實情”作為調(diào)查研究的重中之重,考驗的是干部做群眾工作的水平,特別是與群眾“談得來”的本領。只有與群眾“談得來”,才能夠聽到真話、取得“真經(jīng)”。【批注2】立意:只有與群眾“談得來”,才能夠聽到真話、取得“真經(jīng)”。
掃一掃,進入2024公務員考試備考群
“談得來”,首先得“聽得來”。【批注3】分論點1:“談得來”,首先得“聽得來”。衡量談不談得來,不是看干部說了多少,而要看群眾是否愿講多講,F(xiàn)實中,部分年輕干部與群眾“談不來”,很大程度上與“聽不來”有關。習慣于預先設定問題,刻板生硬地“我問你答”,總想著自己問什么、群眾就答什么;習慣于講“我覺得”而不是“你覺得”,一味地按照既定思路來引導對話,一旦“群眾所講的”不是“自己想聽的”,便會不耐煩、聽不進、不愿聽。【批注4】舉例論證。實際上,群眾語言最為生動質(zhì)樸,既反映客觀現(xiàn)象,又揭示內(nèi)在聯(lián)系,蘊含其中的情與理是解決實際問題最有效的邏輯。到基層調(diào)研,拜群眾為師,關鍵要當好聽眾。要把“舞臺”“話筒”交給群眾,多聽多記多想多問,以積極回應和適當追問引導群眾打開“話匣子”,在暢所欲言中聽到更多的心里話牢騷話,以真情換實感,以共情求共鳴。
“談得來”,其次得“說得來”。【批注5】分論點2:“談得來”,其次得“說得來”。與群眾說話,當談群眾話。有的干部久居機關,鮮往基層,與群眾交流時僅靠一股熱情勁,卻少了一股熱乎勁,或是自己講得天花亂墜,群眾聽來云里霧里,又或是被群眾講得不明所以、問得啞口無言,再或是找不到話題、接不上話茬、聽不出話音……【批注6】舉例論證。最終外行人說不出內(nèi)行話,說到底還是對基層缺乏了解,與群眾缺少交流,接“地氣”不夠,與群眾說話底氣就不足。要避免陷入“話不投機半句多”的窘境,調(diào)研前必須做足“功課”,對所調(diào)研事項在基層的落實情況、難點堵點以及調(diào)研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思考準備,做到心中有數(shù)。話須通俗才傳遠,語必關情方入腦。要與群眾套近乎而不是“假客氣”、拉家常而不是“侃大山”,善用群眾語言拉近情感距離,把話說到群眾關心關注的“點子上”“心坎里”,做到話到情也到。
“談得來”,更得要“帶回來”。【批注7】分論點3:“談得來”,更得要“帶回來”。調(diào)查研究的出發(fā)點在于解決問題,落腳點在于服務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在正定工作期間,對于調(diào)研中群眾反映的訴求,都會詳細記錄、一一帶回,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從而贏得群眾信任,交了許多能說心里話的基層朋友。【批注8】舉例論證。事實證明,行勝于言,質(zhì)勝于華,說得好聽不如干得漂亮。既要真誠傾聽群眾呼聲,更要真實反映群眾愿望,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訴求,聽過不能放過,聽到也要做到。要當好社情民意的“傳聲筒”“擴音器”,群眾期待什么就反映什么,有訴求馬上辦,有問題馬上解,真正把基層“聲音”帶回來、把基層智慧帶回來、把基層經(jīng)驗帶回來,使調(diào)查研究的過程成為聽民意、集民智、解民憂、聚民心的過程,變“問題清單”“需求清單”為“履職清單”“成果清單”。
在調(diào)查研究中得要“聽得來”,“說得來”,更得要“帶回來”。才能做到與群眾“談得來”,才能夠聽到真話、取得“真經(jīng)”,從而真正做到大興務實之風,抓好調(diào)查研究工作。【批注9】總結(jié)提升,呼吁號召。
(文章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有所改動)
材料小結(jié)
1.核心內(nèi)容:練就與群眾“談得來”的本領
2.理論總結(jié):
大興務實之風,抓好調(diào)查研究,在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新時代的群眾工作,更加注重的是以人民為中心,與人民群眾建立深度互信,然而這其中最關鍵的莫過于與群眾“談得來”的本領。“談得來”是一種能力,一種責任,是我們黨與人民群眾保持緊密聯(lián)系的重要體現(xiàn)。我們需要運用到位的方法與技巧,用平易近人的態(tài)度、關心、理解和關愛的詞匯、立場穩(wěn)定的思路等,去與群眾建立真摯的聯(lián)脈關系,去解析群眾生活的瑣事和偉大的變動,去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