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云南《行測》真題

49:單選題、

第三段中三個加點的詞語所指代的內(nèi)容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 “這些”和“它們”

B “這些”和“如此”

C “它們”和“如此”

D “這些”、“它們”和“如此”

【答案】A

【解析】通過“這些光都不是為我燃著的,可是連我也分到了它們的一點點恩澤”可知,“這些”和“它們”指的都是“光”;通過“一個朋友說:‘我們不是單靠吃米活著?!易匀灰彩侨绱恕!笨芍叭绱恕敝傅氖桥笥阉f的道理。故答案選A

50:單選題、

第四段中畫線的句子的含義是(    )。

A 人活著還需要依靠對美好理想的追求

B “我們不是單靠吃米活著”

C 我們在海上航行需要燈光的指引

D 光能驅(qū)散心靈里的黑暗

【答案】A

【解析】作者在這句話里對文意做了升華,由海上的燈光引申到人生道理上,即人生也需要燈光的指引,體現(xiàn)出這層意思的只有A。故本題選擇A項

【糾錯】B選項是文段原話,意思過于含糊;CD都是圍繞光來論述,流于表面,故排除

段落一: 

有如(①)在中華文明王冠上的九十九顆(②)的明珠,凝聚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物質(zhì)和精神創(chuàng)造的精粹;好似屹立于東亞大陸廣袤土地上的九十九座巍峨的豐碑,向世界昭示著中華民族深邃文明的永恒

讓我們?nèi)ビH近這些名城吧!尋訪其古跡勝地,追憶其歷史舞臺上的英杰才俊及所建樹的事業(yè)偉績。觸摸其歷史人文的筋骨脈絡和盛衰浮沉的(③)軌跡

由此,讓我們?nèi)ジ惺苤腥A民族昔日的榮光,(④)感悟炎黃兒女卓越的創(chuàng)造精神,解讀東方式的智慧和品格,反思一個古老民族歷史的沉重與艱辛。進而,讓我們自覺而理智地審視中華文化傳統(tǒng),圓融穿透時空的文化精華,去擁抱新的時代,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

段落二

教養(yǎng)是不可(⑤)的。教養(yǎng)是(⑥)的。教養(yǎng)是可以遺失也可以撿拾起來的。教養(yǎng)也具有某種堅定的流傳性和既定的軌道性。教養(yǎng)是一些習慣的總和,在某種程度上,教養(yǎng)不是活在我們的皮膚上,是繁衍在我們的骨髓里。教養(yǎng)和遺傳幾乎是不相關的,是后天和社會的產(chǎn)物。教養(yǎng)必須要有酵母,在潛移默化和條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夠的時日,都能自然而然地散發(fā)出香氣。教養(yǎng)是衡量一個民族整體素質(zhì)的一張X光片。臉面上可以依靠化妝繁花似錦,但只有內(nèi)在的健碩,才經(jīng)得起沖刷和考驗,才是力量的象征

51:單選題、

(①)(②)(③)處恰當?shù)拇朕o是(    )。

A 鍥入   熠熠生輝   變化

B 裝飾   瑰麗       運動

C 銘刻   燦爛       曲折

D 鑲嵌   璀璨       嬗變

【答案】D

【解析】第一個空格“明珠”應當是鑲嵌在王冠上,故答案選D。驗證下文,用“璀璨”來形容“明珠”,“嬗變”形容“軌跡”都是非常合適的。故本題選擇D項

【糾錯】“楔入”指用錘子等敲打嵌入,顯然不能講寶石敲到嵌入王冠,“銘刻”是用工具鑄刻,也不合適;“裝飾”是修飾的意思,不如“鑲嵌”更形象,故ABC三項排除

52:單選題、

文中畫線的句子從復句關系來看是(    )。

A 承接關系

B 轉折關系

C 并列關系

D 遞進關系

【答案】C

【解析】“親近”和“尋訪”同時發(fā)生的,“觸摸”的同時也在“追憶”,所以這個復句是并列關系。故本題選擇C項